鄉瓣童年,全名“鄉瓣童年田園綜合體”,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,于2020年4月30日開業,主營鄉村田園旅遊休閑,開發面積約500畝、已投資1.2億元,2021年實現毛利潤1000萬餘。在疫情影響的大災之年,能夠在短期内實現盈利,實屬全國罕見的成功案例。

在疫情陰霾肆虐之下,鄉瓣童年能夠短期内做到如此,在全國旅遊行業實屬一枝獨秀、難能可貴!鄉瓣童年之所以能夠成功,主要原因大緻有四:
其一,選址規避了疫情風險。持續2年多的疫情,使全國旅遊業哀鴻遍野、一片悲鳴,主要問題是疫情阻滞客源流動,使旅遊企業紛紛陷入停業。鄉瓣童年雖開業于疫情之下,但選擇近郊作為旅遊開發點,就避免了疫情對近距離客源的影響。房地産企業有一金科玉律,就是“選址、選址、選址”,選址成為了關乎成敗的首要因素。對旅遊企業來說,地點選擇就是劃定市場半徑,雖沒有建房售房效益那麼明顯,但遇上疫情這類因素,也就變得性命攸關了。
其二,抓住了孩童與家庭市場。鄉瓣童年不僅選擇這個市場,而且緊盯住這個市場,表現在業态配置上,就是突出滿足這類人群的消遣、遊玩、吃喝。巴中市常住人口267萬、巴州區71萬,這是要面對的主要客源市場。為了适銷對路,這裡消費定價比較親民,童話森林小木屋每夜不到300元、網上促銷價99元,露營帳篷出租198元(大的)、168元(小的),免費提供馬燈、充氣床、防潮墊、睡袋、充氣方枕,以及門票、洗漱品、早餐券、免費停車、蚊香、花露水。據介紹,池塘邊“蘇山之夜”碼頭音樂是園區内最紅火的,圍着池塘一圈擺了數十桌火鍋、外一圈還有很多雅座包廂,露天舞台可舉辦婚宴、音樂會,亦可點歌自娛。
其三,做足做透業态與産品。我看過不少田園綜合體項目,業态上可謂形形色色,但硬件投資占比較大,多數都是建設一座寬敞的展示廳,展示開發規劃、發展前景、文創研發、農副産品,再加一些民宿客棧、餐廳茶館;還有一些建設了旅遊小鎮,并配有田園廣場、遊客中心、若幹雕塑、工藝作坊等。鄉瓣童年則是直奔主題和業态,把可消費的産品做足做透。例如,與農事密切相關的業态有花海觀光、農藝農耕、池塘摸魚、田園溪水、地方文化感知、農特産品集散等,還有湖畔露營、童話森林小木屋、格林童話燈光樂園、碼頭音樂、水幕電影、網紅橋、馬術表演、彩紅滑道、海盜船、神州飛碟、拓展基地、步步驚心、越野坦克、玻璃漂流、童年小火車、音樂喊泉、田園音樂火鍋、茶坊民宿、美食廣場、精釀啤酒。
其四,項目投資精打細算。漫步鄉瓣童年的園區,就會發現“高大上”的建築很少,考究和“過硬”的硬件不多,大多數設施是就地取材、就近取材,外表加以“化妝”和裝飾,顯示了民營企業的謹慎投資和精打細算。例如,那長長一排鄉村格調的餐飲房舍,就是鄉間的普通磚混房屋,隻是由于牆上繪制了若幹豔麗的農民畫而格外亮眼;那一架“鄉瓣童年”号飛機模拟艙,則是從青島一家工廠訂做的。這便與一些地方搞田園綜合體很注重硬件投入,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發展風格。
鄉瓣童年案例的成功秘訣,就在于以恰當的産品和業态,較好地對應了相應的客源市場,在旅遊産業衆多的産品體系中,取得了在一定區域市場的旗開得勝;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産品形态,也需要根據自身和市場的實際适時加以調整,以逐步的轉型升級方更好地适應未來和長遠。當然,鄉瓣童年作為疫情之下罕有的逆勢上揚案例,除了其自身對市場的理性判斷外,也應給業内人士帶來一些思考或啟示:
--我國旅遊消費處于怎樣水平?不論是做旅遊實證研究,還是開展旅遊規劃,都必然涉及這個問題。通常狀況下,多數人對客源市場的研判都是高估和虛估的,或泛論旅遊消費市場的升級,稍微謹慎些、大衆化、低檔了似乎就顯保守。但隻要翻閱一下旅遊統計年鑒,就會發現疫情前的2019年旅遊消費水平并不高,全國人均出遊4.37次,總花費953元/人;城鎮居民人均出遊5.8次,總花費1063元/人。鄉瓣童年的市場定位能夠取得成功,也印證了旅遊消費市場的這個現狀。因此,應清醒地認識到,旅遊消費升級是緩慢的,多數客源的消費水平并不高,或者說旅遊消費在不同地域是有差距的,甚至差距還比較大。
--如何看待旅遊産品的生命周期?這是旅遊産業的經常性話題,無論是産業研讨、規劃發展,還是研究産品結構、旅遊供給側都會涉及,如認為“農家樂”之類已經過景,似乎已成為業界共識,期望加緊推動其提檔升級。鄉瓣童年這個案例說明,這類觀點也需稍加限定或匡正,起碼不要太激進、太絕對、太一刀切。即旅遊産品與客源市場的匹配程度,在不同地區是有差别的,很難一概而論。由此也聯想到經濟領域的産業轉移,就是由于某些地方的産業升級換代,引發了有關産業和業态向其它地區轉移,如加工制造業、蠶桑産業(遷移到貴州、廣西的發展很好)向西部的轉移。這一發展趨勢似乎也适于旅遊産業,就是在大都市和發達地區已顯過時的某些旅遊業态,或在三四線城市、西部地區、某些城鄉結合部仍有其一定時期的市場生命力。
--如何看待國民休閑産品的結構?近期印發的新版《國民旅遊休閑綱要》(2022-2030)提出構建多元的旅遊休閑供給體系,既要開發現代休閑業态,建設世界級、國家級的旅遊休閑産品系列,也要挖掘鄉村休閑資源,積極發展鄉村旅遊,建設環城市休閑度假帶,發展城郊休閑遊憩帶,推進城鎮傳統生活區域休閑化改造等。鄉瓣童年這個案例提示人們,大衆化的城鄉休閑消費仍有廣闊的市場空間。因此,未來一個時期對國民休閑發展的推動,應一方面要抓好那些高大上的龍頭産品,另一方面要抓好涉及廣大城鄉居民的大衆化産品,二者應該互補互促、不可偏廢。
--做旅遊項目是為了啥?這個問題貌似玄虛,但值得業界思索。有人說,做旅遊就是為了情懷、喜歡、詩與遠方,這在做民宿、茶館、書吧的有關人群中,聽到的概率比較高;做景區開發的一些人也有持類似觀點的,說就是追求把景區做成心目中的理想狀态,至于建成之後如何不去關心;不少地方官員、旅遊局長則喜歡做大項目、大投資,似乎大項目就是大生産力,大投入就會有大産出,但投下以後赢利與否就不管了;而做資産運營的專家則認為,不管是做景區、還是做酒店,成與敗就看财務上的狀況,不賺錢的項目肯定不是好項目,建得再具審美性也不叫成功。這個問題在全行業遭受疫情掃蕩以後,從遍地叫苦聲中應該已有比較一緻的答案,那就是做旅遊賺不賺錢、虧不虧錢是最起碼的一道檻,跨不過這道檻就不好奢談做旅遊如何。人們之所以覺得鄉瓣童年不簡單,就是因為它在疫情之下,仍舊能夠風生水起、一舉盈利。
--怎麼看待景區的硬件開發?大凡出過幾次國的人,都會在對比後發現,中國在景區開發上是最下力氣的,配套設施建設也是領先世界的,做到了逢岩開路、遇水搭橋,遊客中心、集散廣場、停車場、石級路、木棧道都堪稱壯觀,還有大量其它硬建築、硬開發。顯然,這與世界很多國家的旅遊開發形成鮮明對比,與國家生态文明戰略的理念有所出入,這也是造成很多旅遊開發項目負債累累、經營上很難翻身的重要因素。不論是山嶽型景區,還是旅遊特色小鎮,還是田園旅遊綜合體項目,相當比例的都是這個因素導緻了開發失利。因此,減少和降低對景區的硬性開發,應該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趨勢,業界人士應主動參與到對這一趨勢的呼籲中來。
鄉瓣童年除了成功原因值得剖析外,還有諸多的現實意義。例如,成功應對疫情的考驗,對當地勞動力的安置,對旅遊消費的拉動,對城鄉經濟的貢獻等。因此,鄉瓣童年大門口的公告欄貼滿了各部門對它的表彰、命名、認證等褒獎牌子共有20多塊,說明當地政府和社會各方面對它的貢獻已經有目共睹。